“阿嚏!”
最近,办公室里、地铁上……
时不时就能听到
打喷嚏、咳嗽的声音
不少人感冒之后全身酸痛
整天都有气无力,有时还有发热
症状比平时的感冒要重一些
如果你也是这样
那很有可能是遭了“流感”!
日前,据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公布的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显示:11月,全省流行性感冒发病数26100例,排名报告发病率第一。四川省疾控中心也发布了相关提示,提出防护措施,帮助群众安全度过流感高发季。
何为流感?
我们常说的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常会在某个特定季节或时间段内导致很多人感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流感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易在人群中发生流行,尤其是在学校、托幼机构、集体单位等人群聚集场所易发生聚集性疫情。流感患者主要有畏寒、发热、全身肌肉酸痛、头痛、乏力等表现,如果并发肺炎还可出现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和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热进行鉴别。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目前,引起流感季节性流行的主要是甲型H1N1、H3N2流感病毒和乙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但随着气温下降、冬季来临,会出现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上升的风险,我们可能会面临多种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或共同流行的风险。
普通感冒和流感有哪些不同之处?
流感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1. 病毒核酸检测:通过反转录实时定量PCR(rt-real-time PCR)检测甲型/乙型流感病毒的RNA。这种方法敏感性高,能定量检测,且可以区别分型。缺点是操作耗时较长(大约5-6小时),检测成本高,且结果受采样手法影响较大。
2. 抗原检测:针对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核蛋白抗原。检测时需采集患者的咽拭子,其检测操作流程与新冠抗原检测试剂条的用法类似。抗原检测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优势在于速度快,正常情况下采样后半小时就有结果。
3.抗体检测:主要用于流感的辅助诊断,因为抗体产生的时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会有一个窗口期(即在病毒感染的初期2~4天无法检测出抗体阳性)。该方法主要针对病原体的IgM检测,由于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最早产生的抗体是IgM,但是IgM的半衰期短(约5天),若血清中检测出特异性IgM类抗体含量增高,表明近期有感染。
关于流感的三个误区
误区一:得了流感不治疗能够自愈
有人说流感不治疗能够自愈,身体底子好的人扛一扛就过去了,不用去看医生。对此,医生表示:其实没毛病!但是,对于身体素质不好的人群来说,得了流感就不要等着自愈了。此外,如果出现持续三天的39℃以上高烧,或憋气、呼吸困难等症状,这通常表明自愈的可能性很小了,应立即就医。
误区二:没有出现呼吸道症状就不是流感
常见的呼吸道症状有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有痰、胸痛、呼吸困难等,但并非所有人得了流感都会出现呼吸道症状,特别对很多老年患者来说,呼吸道症状恰恰不典型,更多是头晕、乏力、低烧等。
误区三:普通口罩不能预防流感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气溶胶传播,在人群密集处或是流感多发季节,戴普通医用口罩即可,只要是佩戴口罩就能有效预防流感。
治疗流感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首先要说明,并不是每个患流感的人都必须服用抗病毒药物,建议在重症风险较高、症状较重的情况下早期使用,且绝大多数流感抗病毒药物是处方药,需经医生评估才能用。
目前,国内可用的流感抗病毒药物主要有奥司他韦(包括颗粒和胶囊)、扎那米韦、帕拉米韦、阿比多尔和玛巴洛沙韦等。注意,抗病毒药物不能代替每年用于预防接种的流感疫苗。
什么情况下需服用奥司他韦?
奥司他韦只对流感病毒有效,针对其他病毒皆无效。不论成人还是儿童,均需经医生评估才能服用。
对儿童来说,出现高热、肌肉酸痛等典型症状,结合流感病毒检测阳性,才需要使用奥司他韦。无法满足流感病毒检测的情况下(核酸或抗原),需评估特殊流行病学史决定是否启用该药治疗。
奥司他韦有一定副作用,常见有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如患者服用后出现问题需前往医院评估,必要时调整用药。
划重点,如何预防流感?
一、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方法,也是减少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的有效手段。
那么,哪些人群需要接种流感疫苗?
根据《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除“一老”(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和“一小”(6—59月龄儿童)外,还优先推荐以下人群及时接种:
1.医务工作者:如临床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
2.慢性病人群: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人群;
3.养老机构、托幼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
4.中小学教师和学生;
5.孕妇;
6.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温馨提示:符合接种条件的个人,可在居住地附近就近选择接种点预约接种,也可留意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医院的小程序、公众号等发布的消息,通过线上平台进行预约,在流感高发季节来临前进行接种。
二、做好个人防护
1.勤洗手
勤洗手并注意正确洗手。平时不要用脏手触摸眼、鼻、口。
2.掩口鼻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屈肘遮住口鼻,用过的纸巾应及时扔进垃圾桶,并及时洗手。
3.戴口罩
戴口罩对预防所有呼吸道传染病都有效。
4.少聚集
流感流行季节,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基础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应尽可能减少去人群聚集、空间密闭场所,如必须前往应佩戴口罩。
5.勤通风
每天开窗通风至少3次,每次至少半小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6.增强免疫力
增强体质与膳食平衡。保持科学饮食起居,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
本期科普专家
宋清泉
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兼急诊科副主任
毕业于成都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医学学士,从事急诊急救医学临床工作近20年。能熟练诊治发热、流行性感冒、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慢支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慢性乙肝等感染性疾病。
门诊地点:门诊医技楼三楼专科诊断室、门诊医技楼一楼急诊科诊断室
门诊时间:星期一至星期日轮班 具体时间以门诊部排班为准
感染性疾病科简介
江油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成立于2017年,现为绵阳市感染性疾病质控专家组成员单位、江油市感染性疾病质控专家组成员单位,由发热、肠道门诊和住院病房组成,住院床位设置28张,科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8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5人,有4人分别承担市级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承担江油市及周边地区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疑难感染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科室开设发热和肠道门诊、感染性疾病门诊、乙肝及肝病门诊,擅长诊治各种细菌、真菌、病毒感染性疾病和发热待诊患者,如:淋巴结炎、化脓性扁桃体炎、流行性感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胆囊炎、胆管炎、肝脓肿、尿路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创面感染、肺外结核病、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侵袭性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衰竭等疾病。
科室拥有输液泵、双通道注射泵、雾化器、吸痰器、震动排痰仪、经皮肺炎治疗仪、红外线理疗仪、中频治疗仪、超短波紫外线治疗仪、超声脉冲治疗仪、全自动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可视喉镜、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等医疗设备,能熟练运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动脉穿刺置管术、呼吸机辅助呼吸、CRRT、人工肝等技术抢救感染性休克、脓毒血症、多脏器功能衰竭危重感染患者。
科室地址:江油市人民医院第一住院楼一楼
咨询电话:0816-3923719,0816-395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