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湿热的环境为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得食物中毒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为了保障我们的健康,了解并实践夏季预防食物中毒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认识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医学上称为“食源性疾病”,是指因摄入被细菌、病毒、寄生虫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摄入含有天然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其症状多样,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夏季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高温环境利于细菌繁殖?:夏季高温高湿,为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温床,食物容易受到污染。
?食物储存不当?:食物在室温下存放时间过长,或储存条件不当(如温度过高、湿度过大、密封不严),都会加速食物变质。
?食品加工过程不卫生?:生熟食品交叉污染、食品加工人员个人卫生不达标等,都会导致食物被污染。
?食物本身易变质?:夏季是许多食物自然成熟和腐烂的季节,蔬菜水果等如果采摘后不及时处理或保存不当,就会迅速变质。
?饮食习惯改变?:夏季人们喜欢吃冷饮、凉菜等生冷食物,如果制作或保存不当,也容易成为食物中毒的源头。
夏季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
?保持清洁?:饭前便后要洗手,做饭前和做饭过程中也要勤洗手。厨房用具和餐具要定期清洗和消毒,保持厨房清洁卫生,防止蝇虫滋生。
?生熟分开?:生食和熟食要分开存放和处理,使用不同的刀具、砧板和容器,避免交叉污染。
?食物彻底煮熟?:烹调食物时要确保达到足够的温度和时间,以杀死有害微生物。特别是肉类、禽类、海产品等易滋生细菌的食物,一定要煮熟煮透。
?在安全温度下保存食物?:熟食在室温下存放的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应及时冷藏(最好在5℃以下)。冰箱不是保险箱,食物不要存放过久,定期清理冰箱,避免交叉污染。
?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购买食品时,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储存条件,选择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食品制作的全过程要使用安全的水,避免使用未经处理的水。
?注意饮食习惯?:尽量避免食用街边小摊的食品,选择正规餐厅就餐。少吃油炸、油煎食品,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进食、喝水,以免对胃肠道造成刺激。
?提高警惕,及时处理?:一旦发现食物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并尽快就医。保留食物样本以便后续检测和分析原因。
夏季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但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食物中毒的风险。让我们从日常做起,养成良好的手卫生和饮食习惯,共同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记住,食品安全无小事,预防永远胜于治疗!
本期科普专家
胡 艺 感控管理科主任 消化内科 主治医师
中共党员、讲师。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学士,从事临床内科工作10余年,擅长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急性重症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及并发症、功能性消化不良、肠道易激惹综合征、慢性腹泻、溃疡性结肠炎、胃肠道息肉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门诊地点:门诊医技楼六楼内科专科620诊断室
门诊时间:星期五 全天
温馨提示:具体出诊时间请以实际挂号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