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江油市人民医院

就医指南

特色医疗

痛得难以忍受?揭秘微创‘镇痛神器’”——中枢靶控镇痛输注技术(IDDS鞘内泵)

发布日期:2024-11-15 来源:宣传科

癌痛,癌症患者的“隐形枷锁”,不仅大幅降低生活质量,还引发心理阴霾,让许多癌症患者痛不欲生。

据统计,60%以上的癌症患者饱受癌痛折磨,半数以上为重度,七成未获有效缓解,生存之路雪上加霜。尽管癌症治疗日新月异,生存率提升,但癌痛完全缓解仍是一大难题。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如影随形,阿片类药物亦非**钥匙,部分患者因副作用难忍,治疗之路步履维艰。

癌痛难题,是否真的无解?

其实不然,江油市人民医院疼痛科的专家团队为我们揭示了癌性/顽固性疼痛治疗的一项前沿技术——中枢靶控镇痛输注技术(IDDS鞘内泵),这无疑是癌痛管理领域的一把“利剑”。目前,该技术已在江油市人民医院成功实施多例,为众多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那么,这项技术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呢?它的适应症又有哪些?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为您深入剖析该技术在癌痛治疗中的独特优势与应用价值。

就在前不久,江油市人民医院疼痛科收治了一位饱受癌症疼痛折磨的患者——张大爷。

四个月前,60岁的他被确诊为“胰头腺癌”,于上级医院行手术治疗,虽然手术成功,但出院后,上腹部却成了疼痛的“温床”,时而如潮水般涌来,时而加剧,偶尔还伴随着腹胀的困扰。这场疼痛风暴,让他的饮食与睡眠变得支离破碎,生活质量急剧下滑,VAS评分直逼10分,即便是曲马多、吗啡这样的止痛“强将”也难以撼动其分毫,反而带来了诸多不良反应。

这期间,被疼痛折磨的张大爷辗转多家医院就诊,最终来到了江油市人民医院疼痛科。面对这位被疼痛折磨得苦不堪言的患者,疼痛科主任梁耘及其团队迅速行动起来,经过充分讨论与精细评估,为张大爷进行了中枢靶控镇痛输注技术(IDDS鞘内泵)植入术。术后,疼痛仿佛被施了魔法,VAS评分骤降至1-2分,患者终于摆脱了那些苦涩的口服药和频繁的针剂,饮食与睡眠逐渐恢复了往日的节奏,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L3.4穿刺位置

C5.6导管末端位置

知识拓展

胰腺癌,在所有的恶性肿瘤中,胰腺癌是生存率最差的,死亡率最高的,所以,也被称为癌中**。而胰头腺癌是一种发生于胰腺头部的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很高,是一种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发展迅速、侵袭性强及预后不良的特点。其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不明确,可能与长期吸烟、高龄、高脂饮食、体重指数超标、遗传、慢性胰腺疾病或伴发糖尿病等因素有关。胰头癌常见的临床症状是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黄疸、食欲减退和消瘦等,部分患者可无任何临床表现。目前主要采取外科手术治疗,辅以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介入治疗、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由于胰头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加之其诊断难度大且治疗困难,预后较差。

癌性疼痛是由于恶性肿瘤引起的疼痛,是造成癌症中晚期患者主要痛苦的原因之一。晚期癌性疼痛程度激烈,24小时持续疼痛让患者痛不欲生,消耗体力,使免疫力迅速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面对生活的信心。

中枢靶控镇痛输注技术(IDDS鞘内泵)

中枢靶控镇痛输注技术(IDDS鞘内泵)植入术,是国内外镇痛领域的领先技术,是一种全新的革命性的给药方式。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治疗顽固性疼痛的有效手段,WHO指南中将其作为顽固性慢性疼痛、剧烈癌痛治疗的「第四阶梯」。

IDDS鞘内泵示意图

医生为患者行微创手术,通过一根柔软的导管将镇痛药物(吗啡)直接注入鞘内腔,阻断疼痛信号经脊髓向大脑传递,使疼痛信号无法到达大脑皮层,从而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该疗法对其他方法不能解决的疼痛,具有更为优越的镇痛效果,并且减少止痛药物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生存治疗。

从临床和患者获益角度考虑,鞘内镇痛治疗使用越早患者越受益,及早使用可以使患者获得更长、更有效的镇痛效果。同时,不良反应更小,使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更为显著。而且有研究证实,有效镇痛能不同程度延长晚期癌痛患者的寿命。

相对于全身性使用阿片类药物,鞘内给药更为安全,并发症和死亡率更低,更改治疗方案的可能更小,因此目前专家共识推荐,不能再将其列为大剂量全身使用阿片类药物无效后的补救措施,应作为癌痛的首选治疗方案之一。

中枢靶控镇痛输注技术(IDDS鞘内泵)适应症

1.口服镇痛药物不能耐受或不良反应限制了剂量的进一步增加,患者寻求其他给药途径,并自愿接受IDDS治疗;

2.尽管采取了最优化的全身药物治疗,但仍有中度以上的疼痛;

3.静息痛和活动痛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如病理性骨折、神经丛受累、盆腔癌痛综合征等;

4.局部或区域性疼痛,需要大剂量阿片类药物才能达到镇痛效果,如晚期癌症神经根性躯体和肢体痛、下肢缺血痛等;

5.对IDDS反映良好的情况(如胰腺癌,早、中期癌症患者),且患者主动/自愿选择IDDS治疗。

优势显著

1.大大减少镇痛药物用量,降低恶心、呕吐等副反应1毫克鞘内输注=100毫克静脉注射=吗啡300毫克口服。

2.解决患者全面性疼痛,有效减少“爆发痛”。

3.提升患者免疫系统功能,提高生命质量。

4.患者可恢复正常生活,只需每15-20天来院更换一次药盒。

本期科普专家

高 源

疼痛科主治医师,讲师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从事临床工作10余年,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腱鞘炎、肌肉劳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枕神经痛、落枕、腕管综合征、膝踝关节骨关节炎等急慢软组织疼痛、神经性疼痛及退行性骨关节病等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神经阻滞、小针刀、关节腔内注射等治疗。

门诊地点:门诊医技楼六楼疼痛科专科601诊断室

门诊时间:星期四  下午

温馨提示:具体出诊时间请以实际挂号信息为准。

李 俊

医师,医学学士

毕业于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绵阳市中心医院外科规培结业。对各类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所致疼痛及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有一定的临床经验。

疼痛科简介

江油市人民医院疼痛科以先进的微创技术治疗颈肩腰腿痛、神经痛、急慢性关节疼痛、软组织疼痛、头痛、癌性等疼痛。实行门诊与住院部统一管理与服务。拥有一支包括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主管护师、康复治疗师的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团队,拥有江油地区一流的疼痛治疗设备。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以绿色、健康、调治为主的各项治疗手段,开展了传统针法、灸法、埋针、拔罐、刮痧、中药硬膏敷贴、低频、中频、高频、冲击波治疗、小针刀、内热针、穴位注射、臭氧注射、神经阻滞等特色治疗手段,为疼痛患者提供了快捷、安全、有效的治疗。

疼痛科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及外伤性椎体骨折开展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有数千例手术成功案例,并已为多名百岁老人成功开展。针对膝、踝、肩、髋关节急慢性疼痛,开展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有确切疗效。针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开展的射频热凝、臭氧髓核消融术等微创手术在绵阳地区领先。针对颈、肩、腰腿痛开展了可视化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介入治疗、CT引导下穿刺射频治疗、周围神经射频调控、毁损术。内镜下跟痛症微创手术治疗,为疼痛科特色诊疗技术。DSA引导射频消融联合骨水泥椎体成行手术治疗骨转移癌痛 ,于江油地区率先开展。DSA引导下三叉神经半月球囊压迫术解决难治性疼痛。椎间盘胶原酶化学溶解术以不开刀的方式解决患者腰腿疼痛、麻木的痛苦。开展中枢靶控镇痛输注系统技术(IDDS鞘内泵)为疼痛科核心技术,也是癌性疼痛或顽固性疼痛的终极治疗技术。

病区地址:第二住院楼八楼、咨询电话:0816-3267934  0816-3254904

专科门诊地址:门诊楼六楼、咨询电话:0816-3254241预约挂号:0816-3279120

事业单位标识
版权所有:
江油市人民医院
医院地址:
四川省江油市中坝镇纪念碑街中段30号
备案编号:
蜀ICP备15021202号 川公网安备51078102110172号
网站建设
动力网络
急救电话:
0816-3261480
咨询电话:
0816-3254069
预约挂号:
0816-3279120
投诉电话:
0816-3273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