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江油市人民医院

就医指南

健康科普

踝关节骨折术后如何使用支具

发布日期:2023-08-16 来源:宣传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许未曾深究,但当身体遭遇伤害,尤其是踝关节骨折时,一些看似微小的生理特性便可能成为康复路上的绊脚石。人体在卧床静息状态下,小腿三头肌的肌力往往大于胫前肌力,这一不平衡导致足和踝自然呈现下垂状态。对于刚刚经历踝关节骨折手术的患者而言,如果术后长时间保持这种姿势,不仅会影响愈合进程,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踝关节粘连,甚至关节僵硬。因此,在术后早期,正确佩戴足踝支具成为了预防这些问题的关键。

一、卧床静息下的足踝下垂:一个潜在的康复障碍

当我们处于卧床静息状态时,小腿后侧的三头肌(包括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由于重力作用,其肌张力自然增强,相比之下,小腿前侧的胫前肌则显得较为松弛。这种肌力不平衡导致足和踝关节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倾向于向下(即跖屈)方向移动,形成下垂状态。对于踝关节骨折患者来说,术后初期,骨折部位需要稳定的环境以促进愈合,而持续的足踝下垂不仅会增加骨折部位的负担,还可能导致关节囊、韧带等软组织因长时间缺乏活动而发生粘连,进而限制关节的活动范围,严重时甚至导致关节僵硬。

二、足踝支具:术后康复的得力助手

为了避免上述并发症的发生,医生通常会建议在术后早期佩戴足踝支具。足踝支具作为一种辅助康复工具,能够有效地维持踝关节于中立或轻度背屈位,减少因肌力不平衡导致的足踝下垂,从而保护骨折部位,促进愈合,预防粘连和僵硬。

1. 固定支具:稳固支撑,促进愈合

固定支具是术后早期最常用的足踝支具之一。它们通常采用硬质材料制成,能够为踝关节提供稳定的支撑,限制不必要的活动,减少骨折部位的移位风险。固定支具的设计多种多样,有的配备可调节角度的装置,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至最佳固定位置。在佩戴固定支具期间,患者应遵循医嘱,避免过度活动,同时注意观察支具的贴合度和舒适度,及时调整,确保最佳的康复效果。

2. 夜间支具:睡眠中的守护者

除了固定支具外,夜间支具也是术后康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夜间睡眠时,人体肌肉放松,对关节的控制力减弱,此时踝关节更容易因重力作用而下垂。夜间支具的设计轻便、柔软,便于睡眠时佩戴,能够在不影响睡眠质量的前提下,持续为踝关节提供支撑,保持正确位置,预防夜间足踝下垂。选择夜间支具时,应考虑其透气性、舒适度和支撑效果,确保在整夜佩戴中都能保持良好的体验。

三、佩戴足踝支具的注意事项

虽然足踝支具在术后康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正确佩戴和使用同样至关重要。佩戴前,应确保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破损或感染。佩戴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支具的完整性,如有破损或松动,应及时更换或调整。同时,患者应根据医嘱进行定期复查,根据康复进展适时调整支具的使用时间和类型。在佩戴支具期间,还应保持适度的康复训练,如踝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以促进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力量的恢复。

四、结语

踝关节骨折后的康复之路虽然充满挑战,但正确佩戴足踝支具无疑为患者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通过固定支具和夜间支具的配合使用,不仅能够有效预防足踝下垂、关节粘连和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还能为骨折部位的愈合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在康复过程中,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遵循医嘱,积极配合治疗,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定能重新踏上健康的生活之路。

作者:古世伟

事业单位标识
版权所有:
江油市人民医院
医院地址:
四川省江油市中坝镇纪念碑街中段30号
备案编号:
蜀ICP备15021202号 川公网安备51078102110172号
网站建设
动力网络
急救电话:
0816-3261480
咨询电话:
0816-3254069
预约挂号:
0816-3279120
投诉电话:
0816-3273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