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界,有这样一种说法
老人的髋部骨折,被称为“临终骨折”,
也叫“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骨折手术不仅复杂,麻醉风险以及术后康复,也面临诸多挑战,稍有不慎,就会危及生命。
然而,在江油市人民医院,一场扣人心弦的手术打破了这一魔咒,为一位95岁的老爷爷带来了生命的曙光。
国庆节期间,95岁的石爷爷不慎摔倒,家人迅速将其送往江油市人民医院。经诊断,石爷爷右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同时患有重度骨质疏松、原发性高血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痛风、脑萎缩、重度贫血等多种疾病。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骨科医疗团队迅速制定了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右侧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然而,手术的风险与挑战显而易见。麻醉科党支部的医护团队勇于担当,为这场手术做足了准备。手术前,团队召开了疑难危重患者讨论会,仔细研究了石爷爷的病历资料,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了全面的术前评估。在与骨科医生充分沟通后,决定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案,该方案对全身器官机能影响最小,能够满足长时间手术的镇痛需求,并考虑到了止血带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给老人做好加温保暖措施
给老人做好压疮防护措施
手术当天,麻醉科党支部的医护人员们早早做好了充分准备。由于石爷爷听力严重减退,他们耐心地在耳边温柔交流,确保每一个指令和解释都能被石爷爷清晰理解;面对石爷爷反复询问的问题,他们一遍又一遍地耐心解答,从不厌烦,用温暖的话语缓解他的紧张和不安;为了给石爷爷提供更好的保暖和舒适体验,医护人员们细心地为其垫上软垫,并在容易起压疮的地方贴上硅胶贴,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他们对患者的细心关怀。
细心温柔的操作
麻醉医生肖兵在手术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也尤为艰巨。由于石爷爷高龄且患有多种疾病,其生理机能已经大大衰退,对麻醉药物的耐受性极差。肖兵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仔细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和速度,确保石爷爷在手术过程中既无痛又安全。他时刻关注着监护仪器上的各项数据,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整。整场手术,他始终坚守在手术台前,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项操作,在手术的关键时刻,他更是挺身而出,用果断的决策为手术团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经过手术团队的精心配合和出色表现,手术最终成功结束。当石爷爷被安全地送回病房时,大家才松了一口气,他们用高超的医疗技术,为这位近百岁的老人创造了一个生命奇迹。目前,石爷爷已康复出院,他对这次手术经历赞不绝口,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术后跟踪关心病人恢复情况
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体现了医院医疗技术和服务的专业水平,更是团队之间共同努力和协作的结果。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医院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致力于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为构建和谐社会、保障人民健康贡献更大的力量。
麻醉科(手术室)简介
江油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是医院的一级临床科室,科室拥有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专业技术队伍。科室现有人员49人,麻醉医师16人,护理人员32人,后勤人员1人,其中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20人。科室共有层流手术间12间,麻醉恢复室床位4张。麻醉科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进口电动手术床、高频电刀、椎间孔镜系统、手术显微镜3台、手术动力装置2套、强生超声刀2台、医用钬激光治疗机2台、STORZ电视腹腔镜系统5套、OLYMPUS电视腹腔镜系统、低温等离子灭菌器2台、ERBE电外科工作站、移动式C形臂X射线机2台、乳腺旋切活检机、自体血液回收机、纤维支气管镜、多极射频消融仪、体外循环机以及德尔格、迈瑞等麻醉机共16台等高精尖设备。
科室年均手术11000例左右,开展的麻醉方式有各种神经阻滞麻醉、椎管内麻醉(硬膜外麻醉、腰麻、骶管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全身麻醉以及院内无痛性手术和检查(无痛胃肠镜及无痛人流等)。其中,全身麻醉包括全凭静脉麻醉、静吸复合气管插管麻醉、双腔支气管导管麻醉以及喉罩麻醉等。能完成从新生儿到90多岁各年龄组病人的麻醉,完善处理各类休克、危重病人等疑难重大手术的麻醉。开展了术后病人自控镇痛及产科分娩镇痛。具备呼吸循环的监测条件和技能,承担着院内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以及危重病人术前的会诊工作。
科室地址:第二住院楼十一楼 咨询电话:0816-3268463
门诊地址:门诊医技楼三楼(无痛胃肠镜室) 门诊医技楼五楼(无痛人流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