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江油市人民医院

就医指南

特色医疗

膝盖痛、关节响、腿打软?试试这样做,让膝盖多用几十年!

发布日期:2024-05-29 来源:宣传科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是支撑身体运动的重要结构之一 。由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以及髌骨构成骨性支撑,由关节内的前、后交叉韧带,关节外的内、外侧副韧带和前方的髌骨韧带链接而成。

前交叉韧带(ACL)起于股骨髁间窝的后部,向前下走行,止于胫骨髁间脊。其损伤是青壮年膝关节最常见的运动损伤,损伤后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肿胀消退后绝大多数人平地行走正常,不影响行走稳定性。但是在走下坡路、加减速跑时会发现膝关节不听指挥、不能做到令行禁止、感觉乏力、打软腿等现象,不能进行急停、急转等动作。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对膝关节的控制能力下降,产生的异常运动对半月板和关节软骨产生异常的剪切力,加速膝关节半月板、软骨的退变,加速骨关节炎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江医骨科专家表示:手术重建后可以进行早期康复活动,康复过程中加载在前交叉韧带上的负荷实际上并不很大,快速康复训练有利于肌力的恢复而不会影响关节的稳定。

传统的康复强调早期保护前交叉韧带重建后的膝关节,限制关节活动,延迟负重及延长回归功能活动的时间。手术肢体石膏固定在伸膝30°,术后6~8周开始无支具的负重,第1年不允许参加体育活动。但保守的康复方案带来了膝关节僵硬、疼痛等并发症,无法重返高水平的运动。

因此,合理的前交叉韧带康复方案应该是:在保证重建的前交叉韧带牢固愈合的同时,尽快消除膝关节的肿胀、减轻训练中的疼痛、防止肌肉萎缩、关节粘连,促进膝关节功能全面、快速地恢复。江医骨科专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及下肢关节科多年来的康复经验,总结出以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计划。

第1阶段(0~4周)

此阶段的康复目标是控制水肿、减轻疼痛、保护移植物、在一定水平上恢复正常步态,膝关节能够完全被动伸直,屈膝达到90°,并进行股四头肌练习。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①理疗:冰袋或冷敷加压系统(Cryocuff)有助于减轻训练后的炎症渗出、缓解疼痛;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见图1)可以辅助股四头肌肌力练习。除理疗外,非甾体抗炎药也有助于控制渗出、减轻疼痛;“踝泵”练习有助于减轻水肿,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

图1 神经肌肉电刺激

②功能练习:术后早期鼓励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度(ROM)练习可以减少长期制动带来的并发症,如关节粘连、软骨退变等。如果术中能够对韧带做到等长重建,则术后早期ROM训练不会对肌腱产生过度不良负荷。持续被动活动(CPM,见图2)有利于术后膝关节屈曲范围的恢复。相较于屈曲活动,伸直训练对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更加重要,可以指导患者在卧位时将足跟垫高,或在非训练时间内以支具将膝关节固定在0°。1周内辅助屈小腿,1周后主动屈小腿,脚后跟滑动训练(<90°,见图3)等练习可以辅助练习腘绳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图4)及各个方向的直腿抬高练习(SLR)也是恢复肌力的重要方法。

动图2.gif

图2 持续被动活动

动图3.gif

图3 脚后跟滑动训练

动图4.gif

图4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

③支具保护:0~1周,活动和睡觉时支具锁定在完全伸直位;1~3周,当股四头肌肌力不足时支具锁定<90°;3~4周,当患者对股四头肌有很好的控制和正常步行时,可以丢弃支具。

④前交叉韧带术后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早期负重,可根据是否合并半月板损伤制定康复方案。如无半月板损伤,可于0~1周时持双拐部分负重(PWB),1~4周,由部分负重进阶到完全负重(FWB)。

第2阶段(5~12周)

此阶段的康复目标是保护移植体,保持膝关节完全伸直,逐渐进展至最大屈曲角度,加髋部、股四头肌和小腿的力量,增加本体感觉,爬楼梯时保持正常步态。本阶段可继续关节活动度和灵活性训练,并逐渐开始股四头肌闭链运动(如下蹲)练习(图5),相较于开链运动,闭链运动能够减少膝关节胫骨端向后的剪切力(抵抗向前的拉力),有利于保护移植物。功率自行车练习及水中体能练习有助于减轻患膝关节的负重。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患膝平衡功能下降,可在此阶段利用平衡板等练习平衡功能,恢复本体感觉(图6)。术后5~8周,应该患者在易受到伤害的情况下使用支具(如人群拥挤、道路不平稳),防止重建的韧带受到旋转应力的损伤。

图5 下蹲练习

动图6.gif

图6 平衡功能训练

第3阶段(13~20周)

此阶段的康复目标是使患膝达到全关节活动度,继续改善下肢的肌力、耐力、本体感觉,开始渐进性腘绳肌抗阻力训练,恢复正常跑步步态,同时避免移植物的过度负荷。此阶段可以将等张和等速伸膝训练进展为全角度,即在可承受的范围内渐进性加强开链膝关节抗阻练习。根据患者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专项的强化训练及灵活性训练(减速训练),但应防止劳损。另外,可以借助弹力带、等速测试仪等工具帮助臀肌、股四头肌、腘绳肌、小腿进行抗阻力量练习(图7、图8、图9)。

动图7.gif

图7 利用弹力带进行腘绳肌肌力练习

动图8.gif

图8 利用弹力带进行股四头肌肌力练习

动图9.gif

图9 利用弹力带进行股四头肌肌力练习

第4阶段(21周后)

5个月后韧带强度仍在逐渐增加过程中,此阶段的训练重点是改善患者在运动中的姿势,纠正力量和灵活性的不足。在进行接触类的训练或对灵活性要求较高的训练时仍然要求佩戴支具。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过程,有许多影响因素,例如重建时移植物的选择、固定方式以及患者是否合并有半月板或其他组织损伤。因此,在进行术后康复前,需与自己的手术医生和康复医生做详细的沟通。

本期科普专家

膝盖痛、关节响、腿打软?试试这样做,让膝盖多用几十年!6.jpg

张 伟

外科部部长助理,骨科主治医师,讲师

毕业于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学士。从事临床外科工作10余年,曾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进修学习,师从国内著名关节外科大师裴福兴教授,对骨科创伤、骨关节疾患及运动医学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国内发表专业论文数篇。江油市首批通过运动处方资质认证。擅长于下肢创伤、关节置换及关节镜等手术。

门诊地点:门诊医技楼三楼外科专科315诊断室

门诊时间:星期一  上午

下肢关节科简介

下肢关节科开放床位71张,病区下设关节外科组、下肢创伤及髋臼创伤组、运动医学组,足踝组。现有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医师、护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共20余人。拥有C臂X光机、膝关节镜、椎间孔镜、肩关节镜、骨科动力系统、空气压力泵、电脑骨折治疗仪、肘、膝关节CPM机等一流设备;骨科是江油地区唯一一个四川省级骨科甲级重点专科单位,在关节、运动医学、复杂疑难创伤、骨病、骨肿瘤、骨科微创治疗等方面的治疗水平处于川西北地区领先地位。

关节外科组:对各种关节疾病有较丰富经验,已熟练开展全髋置换及翻修术、单髁关节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骨肿瘤假体置换保肢术;膝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半月板修补术、滑膜切除术、半月板缝合术、关节骨折的微创内固定术、在江油地区率先开展膝、肩、踝关节镜下各种常见疾病的治疗等。

下肢创伤及髋臼创伤组:已熟练开展骨折的微创复位内固定术;复杂骨盆、髋臼骨折前后路联合修复重建内固定术及微创治疗;各种复杂骨关节创伤修复重建术;四肢先天及创伤畸形矫形术;各种岛状皮瓣移转术;软组织及骨缺损修复重建术,能运用Ilizarov技术、骨搬运技术、Masquelet技术等治疗骨髓炎等。

运动医学组:对各种常见运动损伤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的经验,能运用膝关节镜行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半月板修补术、滑膜切除术、半月板缝合术等手术,并能行内侧支持带紧缩、外侧支持带松解术,胫骨结节止点内、上移术治疗髌骨轨迹不良及高位髌骨等疾病。

足踝组:对各种常见足踝骨折及畸形疾病有较丰富的经验,能对常见足踝骨折、脱位固定,对于足拇外翻畸形采用多种术式治疗,能运用Ilizarov技术治疗各种马蹄足、高弓足等畸形足。

急救电话:0816-3261480   0816-3267120

咨询电话:0816-3268417

地址:江油市人民医院第二住院楼九楼

事业单位标识
版权所有:
江油市人民医院
医院地址:
四川省江油市中坝镇纪念碑街中段30号
备案编号:
蜀ICP备15021202号 川公网安备51078102110172号
网站建设
动力网络
急救电话:
0816-3261480
咨询电话:
0816-3254069
预约挂号:
0816-3279120
投诉电话:
0816-3273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