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卫健委《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3—2025年)》《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文件精神,2025年2月至3月,江油市人民医院护理部组织召开2025年护理质量安全改进专题讨论会。讨论会通过政策对标、案例剖析、数据建模与循证改进,推动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提质增效。全院护理、医务、质控、药学、信息等部门负责人共计50余人参会。
聚焦指标,精准攻坚
1.压力性损伤防控再升级——降低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基于现患率调查、2024年典型案例切入,从精准评估、体位管理、减压措施、营养管理、个体化方案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建立“评估-干预-监测”三级防控机制,实现皮肤安全管理全程可视化。
2.全员参与,多措并举,再筑跌倒安全堤——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重点从老年、神经内科等跌倒高风险专业切入,与会人员以PDCA循环为核心框架,围绕环境因素、药物影响、跌倒警示教育、患者依从性、宣教模式等展开讨论,深入剖析跌倒事件的根因,制定科学改进策略,构建医护患参与新模式,共建防跌倒安全氛围。
3. “三查三防”——降低非计划拔管率
会议讨论,推行管道“三查三防”管理措施,制定《管道安全核查清单》,引入新型固定装置,在重点时段、高危管道实施双人核查评估机制,确保各环节无缝衔接。
4.RCA赋能革新——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以“零容忍”态度深挖用药环节漏洞,通过RCA三步法,直击用药安全核心症结,以数据透视,量化风险分布,明确流程要点,打破患者用药安全“孤岛效应”。
强化多科协同 构建长效机制
会议中,医务科主任杨先武提出,患者安全要建立护理不良事件与医疗质控指标联动分析机制,并举例非计划拔管的医疗干预要从置管指征、过程评估、拔管时机等主动干预。医疗质量管理科主任彭廷勇谈到,多学科协作是风险防控的基石,构建“评估-干预-追踪”风险闭环管控体系。
护理部主任胡建蓉在总结中表示,本次会议要实现安全管理突破:从“事后处理”转向“前瞻防控”,从“表象纠错”实现“体系防控”,从“零散管控”迈进“系统治理”,通过系统化改进措施的落地实施,进一步有效提升护理服务内涵质量,为构建区域性医疗中心奠定坚实基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就医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