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看,老申正在病床上开心地玩手机呢……”经过江油市人民医院全力救治,看到 “5.22”厚坝隧道垮塌事故中,历经7天被营救出来的伤情最严重的工人申建生身体逐渐向好恢复的样子,重症医学科主任钱骏和他的同事们,不约而同地露出欣慰笑容。
第一时间赶到垮塌现场
5月22日11时57分许,江油市厚坝镇武都引水工程永重支渠在建隧道发生垮塌致3人失联。约12时许,接到江油120转来的电话,江油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宋汉高和护士伍璇,迅速带上急救包,马上出诊,第一时间赶到位于江油东北部的厚坝山区事发工地现场。
与此同时,获知消息的医院党政班子,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安排救治方案。考虑到被困工人可能存在头部、胸部、腹部肝脾被砸伤、压伤的可能,医务科马上成立了以肝胆外科、神经外科、胸心血管外科、麻醉科等专家组成的救治团队,带上手术所需器械、药品,火速赶往江油市第五人民医院。根据隧道垮塌具体情况,设想出被困人员被营救出来身体状态的各种可能性,反复推敲,制订出多种救治方案。
救援异常艰难,等待心急如焚。白天骄阳似火,热得人汗像水一样不住往外流。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被汗湿。傍晚,天气突变,暴雨如注,气温骤降。由于匆忙出诊,宋汉高、伍璇他们没有带被褥和过多的衣服。尽管寒意阵阵,也挡不住蚊虫疯狂叮咬,想着被困隧道中的工人生死未卜,焦虑不已。他们绻缩在半山腰上的救护车里,怎么也睡不着。
“一定要救活他们”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抢险救援缓慢推进,没有一点儿好消息。参与医疗救援的专家焦虑、担忧万分。“希望上苍保佑,希望奇迹发生,希望被困工人安然无恙……”在此后的几天里,医院每天选派两名现场抢救组医护专家坚守营救现场,每天轮换四名经验丰富的救治专家在江油市第五人民医院随时准备救治,他们在心里默默祈祷!
奇迹发生在5月29日下午6点左右,掘进到了离井口229米左右的位置,里面传来了清晰的敲击声,救援队立马回应。过了一阵,对面传来“老师老师”的呼唤声。确定有人活着后,现场欢呼声一片。晚7时许,现场抢救组的医生莫林海、护士黄凯钻进了隧道,将事先准备好的皮管改装成了输送营养液的管子,绑在一根钢钎上,用工具从剩下的塌方体朝里捅出一个孔,一边朝里面喊话,从心理上安慰他们,一边让他们做好接收营养液的准备,慢慢地把营养液通过皮管输到被困人员身边。
清理完最后一米多厚的塌方体,莫林海、黄凯来到三位被困工人身边,两位状况不错的工人,一把抓住他们的手,激动得泣不成声,“救命恩人来了!”。在昏暗的安全帽探照灯光下,莫林海让其平顺地躺下,快速地为他们上了颈托、脊柱板,建立了吸氧、补液通道,小心翼翼弯腰将他们抬出隧道,送到江油市第五人民医院,经过等候在那里的医生刘昌平、李显碧、刘旭东、唐波等专家的初步救治,根据救援指挥部安排,他们马不停蹄,把伤情最严重的工人申建生一路火速护送到江油市人民医院急诊救治室。
院内救治,汇聚所有医疗力量
在医院急诊抢救室,专家们为伤员申建生进行了检查治疗,对头部、胸部、腹部等进行了全身CT检查及相关血液生化检验,经过胸心血管外科、骨科、肾病内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专家会诊后,30日凌晨1点多,申建生被送到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救治。专家继续完善相关检查,综合评估患者病情,生命体征相对稳定。与此同时,医院制订《“5.22”厚坝隧道垮塌事故伤员应急救治方案》,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以医务科负责人为组长的医疗救治小组。医院管理层与相关科室专家紧急会诊,共同研究制订进一步诊疗方案,因情施治,对症下药,为申建生进行心电监护、吸氧、抗感染、化痰、纠正内环境水、电解质、酸碱失衡,补充液体,预防应急性溃疡、预防血栓、进行营养支持以及心理抚慰等治疗。
“调集最优秀的医疗力量,不惜一切代价救治”。 5月31是星期天,当天上午是医院一周中唯一的半天休息时间。早上8点没到,院党委书记张斌、院长王志等院领导等再次来到病房亲切看望伤员,召集呼吸、消化、肾病、胸心血管、骨科、重症医学、临床营养等科室权威专家再次讨论修改优化治疗方案。与此同时,重症医学科组建了一支专业护理小组,一天24小时守护在申建生病床前,事无巨细地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在四川省、绵阳医疗专家的指导下,经过江油市人民医院全方位、高质量的医疗救治与护理,让申建生身体恢复很快。目前,58岁的老申思维敏捷、说话流畅,饮食逐步恢复正常。医护人员只要一有空就陪他聊天,从心理上疏导。病床上的申建生手机玩累了,会时不时地感慨,“你们越是对我照顾得周到,我心里越是不安,多亏了你们的精心治疗,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感觉身体已没多大事了,成天待在病床上好急人,我想出院回家了……”